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夏邑县人民政府

部门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4011800000004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01-18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年度计划总结

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18 浏览次数: 【字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夏邑县经过6年脱贫攻坚战,全县50741户11.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4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8年底实现脱贫摘帽目标,现有监测对象4906户11421人。今年以来,夏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细化措施、精准施策,压实责任、狠抓落实,持续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一、提高站位、强化担当,全面压实各级责任

  (一)压实主体责任。一是强化学习引领。认真落实县委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建立党员干部培训机制,培训驻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乡镇分管副职党员干部1684人。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每月专题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制度,成立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组,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机制,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工抓、县乡村各级书记一起抓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完善县级领导包乡联村帮户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带头走访联系村的帮扶对象,与乡村干部一起,理思路、谋发展,做实乡村振兴大文章。三是强化部署推进。制定《夏邑县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攻坚方案》《夏邑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夏邑县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攻坚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四是强化资金投入。2022年统筹整合资金25214.2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衔接补助资金11905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903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9000万元、统筹整合行业部门涉农资金1406.2万元,始终做到干劲不松、投入不减。

  (二)压实牵头责任。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组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能,建立定期会商推进机制,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工作,先后召开11次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30余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组会议、40余次加压推进会和调度会,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压实行业责任。一是组建工作专班。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职为直接责任人、科室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二是做好驻村帮扶。行业部门全部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责任组,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按照“第一书记做先锋、党员当代表、单位作后盾”的工作要求,落实帮扶干部待遇和经费保障。三是通力协作配合。各行业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数据共享,同频共振,全力支持服务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四)压实帮扶责任。坚持定点帮扶单位帮扶工作制度,做好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工作,调整驻村第一书记96名,确保工作不掉线、不断档。严格落实生活待遇不变、奖惩措施不变、帮扶责任人不变“三个不变”政策,确保驻村帮扶力量人员不少、力度不减。严格落实“五天四夜”工作制,帮扶责任人定期到帮扶对象家中走访,把政策讲清、发展思路理清,提高群众认可度。

  (五)压实监管责任。一是严格督导检查。组建5个督查组,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常态化督查暗访,实行“双通报”机制,既通报单位,又通报个人。二是严格考核奖惩。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全县大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适时开展年度工作考核。建立“同奖同罚”机制,对在国家、省后评估和市年度考核取得好成绩的,给予迎检乡镇和驻村帮扶单位通令嘉奖,大目标考核加分,对相关责任人按照程序优先晋升职级或提拔重用。三是严格问责追责。继续实行“一清单三机制”(问题整改清单、通报机制、约谈机制、问责机制)督查工作法,“清单化”整改、“点对点”通报、“面对面”约谈、“实打实”问责,倒逼各级干部加压增责。

  二、对照标准、精准发力,持续推动政策落实

  (一)教育扶持政策。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资助政策,全年资助学前阶段学生135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922名、普通高中及中职学校学生1337名。开展万名教师大走访活动,实地走访原建档立卡贫困生、留守儿童家庭、残疾儿童家庭等实地帮扶劝学。关爱特殊群体,对残疾儿童落实“一人一案”,采取随班就读、特校就读、送教上门等形式让其接受义务教育。全县初中、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100%,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

  (二)基本医疗政策。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慢性病本持证人数44350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持续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就医结算,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和县域内就诊率均达到90%以上,大病集中救治病种由25种扩至30种,全县30种大病2813人,已救治2603人,正在救治210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实现了基本医疗有保障“三个100%和两个90%”的目标。

  (三)住房安全政策。健全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居住在危房、板房等住房安全问题进行查漏补缺,投入危房改造资金698万元,完成危房改造627户。其中,新建367户、维修260户,标识无人居住房屋4056户,做到“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

  (四)饮水安全政策。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管护,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全部达标。

  (五)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每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不低于210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每人每年6552元,孤儿基本生活费养育标准每人每月1050元。1-11月份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3715.4万元、低保户电费补贴314.84万元、特困供养人员资金4992万元、特困人员电费补贴47.8万元、孤儿生活费149.415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87.698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954.186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资金261.4376万元、临时救助金116.67万元。

  (六)产业就业政策。制定出台《关于鼓励扶持脱贫户和监测户自主发展生产巩固脱贫成效的若干意见》,安排资金929.872万元,支持监测对象自主发展产业持续增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新投放4003笔1.94亿元,户均贷款额4.86万元,贷款余额7639户3.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2%、11.92%,累计投放小额信贷达43339笔18.77亿元,户均贷款额4.33万元,投放量位居全省前列。投入资金300万元,实施省外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政策,投入资金572万元,用于“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和产业带头人培训。

  (七)应对疫情灾情政策。一是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应对疫情灾情影响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出台《夏邑县防止因灾因疫情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若干政策措施的落实方案》《夏邑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若干措施》,积极应对疫情灾情影响,全县没有发生因疫因灾返贫致贫的现象。二是优先支持务工就业。通过开展“点对点、一站式”服务输送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开发公益性岗位等途径,打出“组合拳”,解决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务工就业难题。三是开展消费帮扶。针对疫情对我县大白菜、芹菜等农产品造成的滞销问题,积极与商丘市310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对接,统一调配车辆、专人全程接送、指定地点装车,闭环运输管理,形成产、供、销完整链条。同时,积极联系县内各大超市、产业集聚区企业及各行业商会,搞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对来夏采购生鲜农产品车辆开辟绿色通道。组织开展“公益助农云直播”活动,做到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最大限度减少灾情影响。目前,全县蔬菜日销售量6400吨,其中芹菜900吨、大白菜3200吨、鲜辣椒2300吨,基本实现当日采摘当日销售。

  三、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全力抓好工作落实

  2022年,全县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15136.42元,同比增长15.3%。

  (一)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一是动态监测。健全“农户自主申报、干部日常排查、部门数据推送、平台监测预警、及时跟进帮扶”闭环监测机制,做到早预警、早干预、早帮扶,新纳入监测对象641户1632人。二是精准帮扶。实行一户一策,有意愿的“扶起来”,有能力的“帮起来”,无能力的“兜起来”,等靠要的“引起来”,支持鼓励通过产业就业勤劳致富。目前,全县每个监测户至少有5条以上普惠制帮扶措施和1条针对性帮扶措施,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三是慎重退出。严格遵循“村级评议公示、乡镇确定公告、标注风险消除、告知监测对象”消除程序,做到慎重退出、消除合规,已消除风险2012户4570人,风险消除率41%。

  (二)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利用县巩固脱贫成果大数据平台,加强民政、教育、人社、住房、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完善主动申请、排查核实、系统录入等基层主动发现机制,实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风险点早发现、早帮扶。依托信息平台,对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及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定期开展动态监测,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员全部落实救助政策,对暂时不符合救助条件的持续跟进。全县共预警低收入家庭信息28486条,发现符合救助条件信息6534条。目前,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51279户53066人(脱贫户低保对象29881户31063人),特困人员供养对象7945户7945人(脱贫户3753人),享受孤儿基本生活费130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三)培育帮扶产业发展。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实施产业项目73个,投入资金1.65亿元,占统筹整合资金的64%。二是培育特色产业。围绕食用菌、优质西瓜、打火机、工艺品、桂柳鸭、肉牛和电商、智慧农业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投资6500万元,新建加工车间25座;投资1750万元,建设冷库15座;投资705万元,建设食用菌大棚42座35280平方米,改造废旧食用菌大棚12座;投资394万元,发展8424-西瓜种植基地14个,建设钢结构大棚45座17.3万平方米;投资460万元,建设养殖小区2个;投资543.57万元,扶持红薯深加工企业2家;投资200万元,支持太平镇龙港湾田园综合体建设。新增精准扶贫企业贷款51笔3397万元,带动脱贫户、监测户710户实现就业。三是完善联农带动机制。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帮扶车间)+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监测户)”帮扶机制,做到“龙头企业做两端、农民群众干中间”,把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镶嵌在产业链中,确保稳定增收、长期收益,全县帮扶产业带动群众13.4万人,人均增收2000余元。

  (四)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雨露计划”完成短期技能培训206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915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666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29人、“四类人才”167人,开展保育员、电商等各类培训14534人。全县开发乡村保洁、护路、护河、光伏电站维护等公益性就业岗位12370个,其中县人社部门开发公益岗位1281人(每人每月750元),县乡村振兴局开发农村保洁岗位9089人(每人每月200元),山东昌邑康洁公司开发农村保洁245人(每人每月500元),县水利局开发护河员30人(每人每月600元),乡镇产业扶贫合作社开发农村保洁1725个(每人每月200元)。全年完成脱贫人口务工57013人,其中脱贫人口50177人、稳定脱贫人口2943人、监测对象3893人。

  (五)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组织开展“防返贫保险”“危房不住人”“饮水安全”“卫生医疗保障”(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大走访大排查行动)“兜底保障”清零行动,新办理慢性病本380人,新安装脱贫户和监测户自来水110户,新增农村低保对象2933人、特困人员292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193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972人,新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8人、孤儿对象4人,临时救助1122人,“两不愁三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六)管好用好扶贫资产。一是建全管护机制。成立县、乡项目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级统管、乡镇主管、村级(经营主体)直管、督查监管”管护机制,列入督导检查和年终大目标管理范围,与年度项目资金分配挂钩,做到真管实管、见到实效。二是分类开展管护。完善《夏邑县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办法》,根据公益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到户类资产三大类,明确管护主体。到户类资产由农户负责管护;公益性资产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管护;经营性资产按照“受益权与管护权相结合”原则,落实管护主体;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如光伏电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进行运维,解决扶贫项目后期运营“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开展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回头看”,共排查十八大以来扶贫项目2677个,涉及扶贫资产12.41亿元,确权率和管护率均达100%,对2021年实施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了确权登记,确权登记项目255个,确权率达100%。三是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继续推广“龙头企业(帮扶车间)+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监测户)”帮扶机制,做到“龙头企业做两端、农民群众干中间”,把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镶嵌在产业链中,确保稳定增收、长期收益。

  (七)强化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一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修农村道路100公里,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脱贫村通班车率100%。实施农村电网改造项目151个,全县4G基站自然村覆盖率100%,5G基站实现乡镇主干道、热点村覆盖率100%。实施28个村整村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改厕14337座,打造精品镇1个、示范镇7个、精品村22个、示范村205个。在商丘市2022年度农村人居环境观摩评比活动中,连续两次获得第二名,在全省第四次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中进入前20名先进县行列。二是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创建“五星”支部8个,“四星”支部75个,“三星”支部251个,“二星”支部371个。其中,产业兴旺星133个、生态宜居星477个、平安法治星599个、文明幸福星618个、支部过硬星8个,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三是做好智志双扶。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活动,建设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00多个。实施脱贫户和监测户自主发展生产奖补,发放奖补资金817.9万元,惠及1.7万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创建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2个、美丽庭院示范户10户,县级“美丽庭院”示范户3748户。四是推广运用清单制。因地制宜依法编制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村级事务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等,建立清单动态调整制度。全县所有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治安室、调解室)覆盖率均达到100%,志愿服务中心达到237个。五是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连续多年举行零彩礼集体婚礼;积极推行积分制管理,评选好媳妇、好公婆等11类县级“乡村光荣榜”110余名。健全村规民约、整治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常态化、婚丧事宜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全县共婚事新办238件,丧事简办428件。持续开展“孝亲敬老乡村行”,我为老人“晒被子”“包饺子”“夸夸我的子女最孝顺”等活动。提倡以“德”治村,桑堌乡大李庄村大力弘扬“德孝文化”,以“孝”传家,建设以孝治家大食堂,每天为本村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和晚餐,被评为“全国以孝治家试点村”。

  (八)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一是建好项目库。按照“村申请、乡审核、行业部门评审、县审批”入库程序,上报备案项目库资金6.166亿元,备案项目177个。二是把好审批关。按照“产业优先、乡镇上报项目、排序优先”的原则,抽调乡村振兴、财政、农业农村、发改、交通、公路等单位人员40余人,成立5个组对乡镇申报项目实地考察,就项目的可行性、土地使用的合规性、实施方案的科学性、项目主体的积极性、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充分论证,在与县自然资源等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全面执行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省、市关于财政衔接资金管理办法,实行精细化管理,坚持“资金一笔一笔审核”,确保资金精确使用。四是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实施项目133个,完工项目125个,完工率94%,已拨付资金2.34亿元,资金拨付率92.8%。

  (九)抓好问题整改和涉贫信访舆情处置。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于全年工作的全过程,围绕各级反馈的各类问题,举一反三,建立台帐,逐一销号。对照2021年省后评估反馈问题举一反三排查出的4大类1792条具体问题、十一届省委专项巡视举一反三排查的3大类42条具体问题均已全部整改到位。针对国家、省市交办的信访问题,实行县级领导包案制度,按照“一个事项、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事一策、一包到底”工作模式,进行集中化解。今年以来,共接到上级交办信访件11件,涉贫网络舆情3件,均为政策咨询类,已全部办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夏邑县经过6年脱贫攻坚战,全县50741户11.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4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8年底实现脱贫摘帽目标,现有监测对象4906户11421人。今年以来,夏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细化措施、精准施策,压实责任、狠抓落实,持续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提高站位、强化担当,全面压实各级责任

  (一)压实主体责任。一是强化学习引领。认真落实县委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建立党员干部培训机制,培训驻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乡镇分管副职党员干部1684人。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每月专题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制度,成立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组,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机制,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工抓、县乡村各级书记一起抓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完善县级领导包乡联村帮户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带头走访联系村的帮扶对象,与乡村干部一起,理思路、谋发展,做实乡村振兴大文章。三是强化部署推进。制定《夏邑县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攻坚方案》《夏邑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夏邑县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攻坚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四是强化资金投入。2022年统筹整合资金25214.2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衔接补助资金11905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903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9000万元、统筹整合行业部门涉农资金1406.2万元,始终做到干劲不松、投入不减。

  (二)压实牵头责任。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组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能,建立定期会商推进机制,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工作,先后召开11次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30余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组会议、40余次加压推进会和调度会,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压实行业责任。一是组建工作专班。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职为直接责任人、科室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二是做好驻村帮扶。行业部门全部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责任组,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按照“第一书记做先锋、党员当代表、单位作后盾”的工作要求,落实帮扶干部待遇和经费保障。三是通力协作配合。各行业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数据共享,同频共振,全力支持服务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四)压实帮扶责任。坚持定点帮扶单位帮扶工作制度,做好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工作,调整驻村第一书记96名,确保工作不掉线、不断档。严格落实生活待遇不变、奖惩措施不变、帮扶责任人不变“三个不变”政策,确保驻村帮扶力量人员不少、力度不减。严格落实“五天四夜”工作制,帮扶责任人定期到帮扶对象家中走访,把政策讲清、发展思路理清,提高群众认可度。

  (五)压实监管责任。一是严格督导检查。组建5个督查组,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常态化督查暗访,实行“双通报”机制,既通报单位,又通报个人。二是严格考核奖惩。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全县大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适时开展年度工作考核。建立“同奖同罚”机制,对在国家、省后评估和市年度考核取得好成绩的,给予迎检乡镇和驻村帮扶单位通令嘉奖,大目标考核加分,对相关责任人按照程序优先晋升职级或提拔重用。三是严格问责追责。继续实行“一清单三机制”(问题整改清单、通报机制、约谈机制、问责机制)督查工作法,“清单化”整改、“点对点”通报、“面对面”约谈、“实打实”问责,倒逼各级干部加压增责。

  二、对照标准、精准发力,持续推动政策落实

  (一)教育扶持政策。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资助政策,全年资助学前阶段学生135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922名、普通高中及中职学校学生1337名。开展万名教师大走访活动,实地走访原建档立卡贫困生、留守儿童家庭、残疾儿童家庭等实地帮扶劝学。关爱特殊群体,对残疾儿童落实“一人一案”,采取随班就读、特校就读、送教上门等形式让其接受义务教育。全县初中、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100%,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

  (二)基本医疗政策。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慢性病本持证人数44350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持续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就医结算,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和县域内就诊率均达到90%以上,大病集中救治病种由25种扩至30种,全县30种大病2813人,已救治2603人,正在救治210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实现了基本医疗有保障“三个100%和两个90%”的目标。

  (三)住房安全政策。健全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居住在危房、板房等住房安全问题进行查漏补缺,投入危房改造资金698万元,完成危房改造627户。其中,新建367户、维修260户,标识无人居住房屋4056户,做到“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

  (四)饮水安全政策。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管护,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全部达标。

  (五)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每月人均财政补助水平不低于210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每人每年6552元,孤儿基本生活费养育标准每人每月1050元。1-11月份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3715.4万元、低保户电费补贴314.84万元、特困供养人员资金4992万元、特困人员电费补贴47.8万元、孤儿生活费149.415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87.698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954.186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资金261.4376万元、临时救助金116.67万元。

  (六)产业就业政策。制定出台《关于鼓励扶持脱贫户和监测户自主发展生产巩固脱贫成效的若干意见》,安排资金929.872万元,支持监测对象自主发展产业持续增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新投放4003笔1.94亿元,户均贷款额4.86万元,贷款余额7639户3.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2%、11.92%,累计投放小额信贷达43339笔18.77亿元,户均贷款额4.33万元,投放量位居全省前列。投入资金300万元,实施省外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政策,投入资金572万元,用于“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和产业带头人培训。

  (七)应对疫情灾情政策。一是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应对疫情灾情影响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出台《夏邑县防止因灾因疫情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若干政策措施的落实方案》《夏邑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若干措施》,积极应对疫情灾情影响,全县没有发生因疫因灾返贫致贫的现象。二是优先支持务工就业。通过开展“点对点、一站式”服务输送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开发公益性岗位等途径,打出“组合拳”,解决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务工就业难题。三是开展消费帮扶。针对疫情对我县大白菜、芹菜等农产品造成的滞销问题,积极与商丘市310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对接,统一调配车辆、专人全程接送、指定地点装车,闭环运输管理,形成产、供、销完整链条。同时,积极联系县内各大超市、产业集聚区企业及各行业商会,搞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对来夏采购生鲜农产品车辆开辟绿色通道。组织开展“公益助农云直播”活动,做到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最大限度减少灾情影响。目前,全县蔬菜日销售量6400吨,其中芹菜900吨、大白菜3200吨、鲜辣椒2300吨,基本实现当日采摘当日销售。

  三、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全力抓好工作落实

  2022年,全县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15136.42元,同比增长15.3%。

  (一)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一是动态监测。健全“农户自主申报、干部日常排查、部门数据推送、平台监测预警、及时跟进帮扶”闭环监测机制,做到早预警、早干预、早帮扶,新纳入监测对象641户1632人。二是精准帮扶。实行一户一策,有意愿的“扶起来”,有能力的“帮起来”,无能力的“兜起来”,等靠要的“引起来”,支持鼓励通过产业就业勤劳致富。目前,全县每个监测户至少有5条以上普惠制帮扶措施和1条针对性帮扶措施,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三是慎重退出。严格遵循“村级评议公示、乡镇确定公告、标注风险消除、告知监测对象”消除程序,做到慎重退出、消除合规,已消除风险2012户4570人,风险消除率41%。

  (二)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利用县巩固脱贫成果大数据平台,加强民政、教育、人社、住房、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完善主动申请、排查核实、系统录入等基层主动发现机制,实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风险点早发现、早帮扶。依托信息平台,对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及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定期开展动态监测,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员全部落实救助政策,对暂时不符合救助条件的持续跟进。全县共预警低收入家庭信息28486条,发现符合救助条件信息6534条。目前,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51279户53066人(脱贫户低保对象29881户31063人),特困人员供养对象7945户7945人(脱贫户3753人),享受孤儿基本生活费130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三)培育帮扶产业发展。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实施产业项目73个,投入资金1.65亿元,占统筹整合资金的64%。二是培育特色产业。围绕食用菌、优质西瓜、打火机、工艺品、桂柳鸭、肉牛和电商、智慧农业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投资6500万元,新建加工车间25座;投资1750万元,建设冷库15座;投资705万元,建设食用菌大棚42座35280平方米,改造废旧食用菌大棚12座;投资394万元,发展8424-西瓜种植基地14个,建设钢结构大棚45座17.3万平方米;投资460万元,建设养殖小区2个;投资543.57万元,扶持红薯深加工企业2家;投资200万元,支持太平镇龙港湾田园综合体建设。新增精准扶贫企业贷款51笔3397万元,带动脱贫户、监测户710户实现就业。三是完善联农带动机制。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帮扶车间)+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监测户)”帮扶机制,做到“龙头企业做两端、农民群众干中间”,把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镶嵌在产业链中,确保稳定增收、长期收益,全县帮扶产业带动群众13.4万人,人均增收2000余元。

  (四)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雨露计划”完成短期技能培训206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915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666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29人、“四类人才”167人,开展保育员、电商等各类培训14534人。全县开发乡村保洁、护路、护河、光伏电站维护等公益性就业岗位12370个,其中县人社部门开发公益岗位1281人(每人每月750元),县乡村振兴局开发农村保洁岗位9089人(每人每月200元),山东昌邑康洁公司开发农村保洁245人(每人每月500元),县水利局开发护河员30人(每人每月600元),乡镇产业扶贫合作社开发农村保洁1725个(每人每月200元)。全年完成脱贫人口务工57013人,其中脱贫人口50177人、稳定脱贫人口2943人、监测对象3893人。

  (五)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组织开展“防返贫保险”“危房不住人”“饮水安全”“卫生医疗保障”(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大走访大排查行动)“兜底保障”清零行动,新办理慢性病本380人,新安装脱贫户和监测户自来水110户,新增农村低保对象2933人、特困人员292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193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972人,新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8人、孤儿对象4人,临时救助1122人,“两不愁三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六)管好用好扶贫资产。一是建全管护机制。成立县、乡项目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级统管、乡镇主管、村级(经营主体)直管、督查监管”管护机制,列入督导检查和年终大目标管理范围,与年度项目资金分配挂钩,做到真管实管、见到实效。二是分类开展管护。完善《夏邑县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办法》,根据公益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到户类资产三大类,明确管护主体。到户类资产由农户负责管护;公益性资产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管护;经营性资产按照“受益权与管护权相结合”原则,落实管护主体;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如光伏电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进行运维,解决扶贫项目后期运营“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开展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回头看”,共排查十八大以来扶贫项目2677个,涉及扶贫资产12.41亿元,确权率和管护率均达100%,对2021年实施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了确权登记,确权登记项目255个,确权率达100%。三是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继续推广“龙头企业(帮扶车间)+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监测户)”帮扶机制,做到“龙头企业做两端、农民群众干中间”,把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镶嵌在产业链中,确保稳定增收、长期收益。

  (七)强化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一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修农村道路100公里,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脱贫村通班车率100%。实施农村电网改造项目151个,全县4G基站自然村覆盖率100%,5G基站实现乡镇主干道、热点村覆盖率100%。实施28个村整村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改厕14337座,打造精品镇1个、示范镇7个、精品村22个、示范村205个。在商丘市2022年度农村人居环境观摩评比活动中,连续两次获得第二名,在全省第四次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中进入前20名先进县行列。二是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创建“五星”支部8个,“四星”支部75个,“三星”支部251个,“二星”支部371个。其中,产业兴旺星133个、生态宜居星477个、平安法治星599个、文明幸福星618个、支部过硬星8个,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三是做好智志双扶。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活动,建设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00多个。实施脱贫户和监测户自主发展生产奖补,发放奖补资金817.9万元,惠及1.7万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创建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2个、美丽庭院示范户10户,县级“美丽庭院”示范户3748户。四是推广运用清单制。因地制宜依法编制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村级事务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等,建立清单动态调整制度。全县所有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综治服务中心(治安室、调解室)覆盖率均达到100%,志愿服务中心达到237个。五是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连续多年举行零彩礼集体婚礼;积极推行积分制管理,评选好媳妇、好公婆等11类县级“乡村光荣榜”110余名。健全村规民约、整治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常态化、婚丧事宜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全县共婚事新办238件,丧事简办428件。持续开展“孝亲敬老乡村行”,我为老人“晒被子”“包饺子”“夸夸我的子女最孝顺”等活动。提倡以“德”治村,桑堌乡大李庄村大力弘扬“德孝文化”,以“孝”传家,建设以孝治家大食堂,每天为本村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和晚餐,被评为“全国以孝治家试点村”。

  (八)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一是建好项目库。按照“村申请、乡审核、行业部门评审、县审批”入库程序,上报备案项目库资金6.166亿元,备案项目177个。二是把好审批关。按照“产业优先、乡镇上报项目、排序优先”的原则,抽调乡村振兴、财政、农业农村、发改、交通、公路等单位人员40余人,成立5个组对乡镇申报项目实地考察,就项目的可行性、土地使用的合规性、实施方案的科学性、项目主体的积极性、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充分论证,在与县自然资源等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全面执行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省、市关于财政衔接资金管理办法,实行精细化管理,坚持“资金一笔一笔审核”,确保资金精确使用。四是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实施项目133个,完工项目125个,完工率94%,已拨付资金2.34亿元,资金拨付率92.8%。

  (九)抓好问题整改和涉贫信访舆情处置。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于全年工作的全过程,围绕各级反馈的各类问题,举一反三,建立台帐,逐一销号。对照2021年省后评估反馈问题举一反三排查出的4大类1792条具体问题、十一届省委专项巡视举一反三排查的3大类42条具体问题均已全部整改到位。针对国家、省市交办的信访问题,实行县级领导包案制度,按照“一个事项、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事一策、一包到底”工作模式,进行集中化解。今年以来,共接到上级交办信访件11件,涉贫网络舆情3件,均为政策咨询类,已全部办结。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