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夏邑县人民政府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3121900000010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12-19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应急处置

夏邑县通达城乡客运有限公司关于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9 浏览次数: 【字体:

  为保障公共安全,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充分发挥道路运输应急救援和保障作用,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和要求,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发生过程、性质规律,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制定《夏邑县通达城乡客运有限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本预案由五个专项应急预案组成:

  (一)夏邑县通达城乡客运有限公司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夏邑县通达城乡客运有限公司应对雨雪天气应急预案;

  (三)夏邑县通达城乡客运有限公司春运安全应急预案;

  (四)夏邑县通达城乡客运有限公司应对突发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五)夏邑县通达城乡客运有限公司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二、适用范围

  公司各行车单位、各部门、科室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一年一度的“春运”、“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节假日期间的旅客安全运输及防汛、抢险、救灾、恶劣气候和消防、治安及突发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等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与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各种紧急事件。

  三、分级标准

  上述各专项预案按照其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事故(事件)等四个级别。

  1)分类

  1、事故灾难事件

  主要包括高速行驶的营运车辆安全事件(包括车辆自燃、爆炸、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机械事故等)。

  2、自然灾害事件

  主要包括洪汛灾害、气象灾害等。

  3、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车辆运行途中的打、砸、抢、盗、旅客滞留等群体性事件等。

  4、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

  各单位、部门应按照事故灾难事件、自然灾害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可能发生或易发生的应急事件。

  2)分级

  1、参照公司突发应急事件分级标准,按照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因素,本预案对企业突发应急事件分为三级:

  Ⅰ级突发事件(公司级):是指事态非常严重,对企业的员工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带来重大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和企业声誉影响,需要公司统一组织协调、并上报集团公司处理的突发事件。

  Ⅱ级突发事件(部门级):是指事态比较严重,对企业的员工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给企业声誉带来一定影响,需要公司统一组织协调、处理的突发事件。

  Ⅲ级突发事件(班组级):是指事态一般,对企业的员工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有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失,在公司的监督、指导下,需要单位自己组织协调处理的突发事件。

  2、本预案的各专项应急预案应参照该分级规定执行。

  3、各单位(部门)应按照应急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结合所处环境、生产经营特点等,分析可能遭受的突发事件,制定好相应的应急文件。

  四、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危害。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把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坚持事前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组织准备以及物资准备等工作,努力提高企业应急处理能力,实现日常防范与应急处理的有机结合。

  (3)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作为一个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管理着车辆、驾驶员,根据生产特点,将防道路交通事故、防车辆发生自燃、爆胎、防恶劣气候以及抗洪抢险等当成重中之重,有针对性的配备各种应急物资,同时不断加强培训及演练,从而提高快速响应的能力。

  (4)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照公司、单位(部门)、制定应急文件,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各级组织明确责任,充分发挥应急机构的作用,不断提高预案操作性。

  五、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为了高效、有序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企业应急组织机构由应急领导小组、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公室)、现场应急指挥部、各专项工作组等组成。

  1、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刘桂英

  组员: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以及应急救援人员

  职责: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司道路旅客运输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处置、救援和组织应急保障、评估等相关工作;按规定程序启动和中止预案;道路旅客运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指定相关专项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长或指派专业小组副组长及其他成员赶赴现场指导和协调、处置、施救。

  2、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安全科。

  职责:安全科是我司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应急应对工作的日常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指挥领导小组的决定事项;负责全司道路旅客运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和实施;负责对道路旅客运输突发公共事件基础业务管理和台账管理;组织开展相关应急预案演练、人员培训和应急知识宣传工作;指导各应急救援专项小组开展日常工作。

  3、事故现场总指挥:书记,职责:负责道路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

  4、安全警戒组职责:

  (1)维持现场秩序,组织人员和顾客迅速撤离危险区。

  (2)制止工作人员不顾事故灾难的严重性而先抢救物资,尽可能避免混乱和伤亡事故。

  (3)封闭突发事件事故现场,看守进出口,严禁闲杂人员入内。

  (4)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

  6、生产保障组职责:

  (1)维持现场秩序,协助安全警戒组疏散人员。

  (2)负责车辆、人员的组织调派,保障生产经营正常秩序。

  (4)转运受伤人员和贵重物品。

  7、后勤保障组及通讯联络组职责:

  (1)负责紧急应变物资的及时调配。

  (2)保证安全资金、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保障救援需要。

  (3)负责准确信息地向外公布和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2)事故现场应急人员职责

  1、驾驶员

  (1)负责做好防次生事故(车辆漏油、着火)等措施。

  (2)积极组织营救伤员。及时联系医疗、消防部门施救,向交警部门、保险公司等报警,负责保护现场。

  (3)第一时间向所属车队汇报,并保护现场。

  2、司乘人员

  (1)协同驾驶员开展伤员救治工作。

  (2)及时向所属车队汇报事故情况。

  (3)当驾驶员伤亡时,履行驾驶员职责。

  3、应急救援人员

  (1)车队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案后,应逐级向上如实汇报事故概况,公司根据事故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前往出事地点现场救援。

  (2)应急救援人员在指挥长的指挥下,按照各自分工积极进行营救伤员、调查事故经过、向公安交警部门、保险公司报案等。

  六、应急预案体系

  1)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基层单位(部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与各专项预案,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制定。

  (1)企业综合应急预案。是预案体系的总纲,是企业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为公司专项应急预案和基层单位应急文件提供指导原则和总体框架。由公司安机科组织制定,经公司经理审定签发,并报公司应急办公室备案。

  (2)企业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应对某一类型或几种类型突发事件,着重解决特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是总体应急预案的支持性文件。由公司应急办公室组织有关科室、部门制定,经公司副经理审定签发,并报公司应急办公室备案。

  (3)各基层单位、班组突发事件应急方案。是基层单位、班组针对各类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应急方案,与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制定。各单位的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经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审定,报公司安机科审定、主管经理签发,并报应急办公室备案。

  2)应急启动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经应急领导小组决策,启动本预案:

  (1)发生Ⅰ级突发事件。

  (2)发生Ⅱ级突发事件。

  (3)发生Ⅲ级突发事件。

  七、保障建设

  应急预案的建立还需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切实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应急预案保障建设包括:

  1、建立健全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完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管理机制,落实应急处置专业人员,并加强对应急处置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教育培训。提高认识。积极组织广大职工学习预案内容,提高防范意识和本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加快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积极采取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应急工作。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研判、决策咨询、专业救援、事件评估等方面的作用。

  2、物资、装备、技术保障制度。建立应急保障所需的应急车辆、装备物资、储备等动态数据库,建立健全应急状态下的资源征集、调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应急资金保障制度,落实应急处置专项资金制度,将应急机制建设经费列入年度安全生产专项费用预算,支持应急机制建设和保障应急处置工作。

  3、加强通信、信息制度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风险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建立准确、及时、快速的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测和预警工作机制。公布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事机构抢救人员电话,保证准确、及时报送信息,不得瞒报、迟报和谎报。信息的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4、治安维护。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要及时联络公安、交警和地方行业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争取他们参与应急处置和治安维护工作。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可向当地相关部门要求,动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

  5、预案演练和检查制度。按照应急预案要素的组成要求,定期开展应急预案的模拟演练,不断提高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工作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调查评估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及时客观公正地对事件发生及其处置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通过检查评估。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

  八、责任与奖惩

  1、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2、企业应急领导小组对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3、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重大事件或应急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按照相关法规、公司及企业有关规定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本预案于颁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