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夏邑县人民政府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3121400000008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12-14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规划计划

五年发展规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4 浏览次数: 【字体:

  夏邑一中五年发展规划

  (2020—2025)

  为进一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规范和多元发展为主轴,进一步丰富办学内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实现学校在更高起点上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夏邑县“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夏邑一中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

  一、基础与挑战:

  (一)学校现状

  近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与学校全体教师的努力拼搏下,夏邑一中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学校办学方向更加清晰,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气,逐渐形成了办学环境优化、办学目标明确、特色初步彰显、教师结构较合理、管理不断创新、社会信誉良好的一所城市初中。学校现已形成良好的精神和“责任+信念”的核心价值观,以“诗性德育”为实践见长的德育特色、以“足球”为重点的体育人才培养特色,以“阳光”为品牌的综合实践和社团活动特色,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夏邑一中已从“教育质量薄弱学校”正逐步迈入“教育质量优秀学校”的行列,学校发展的整体实力也与日俱增,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面对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学校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1 、教师队伍的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仍存在教师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滞后性问题。教师的师德修养、理论素养、教科研能力、教学技艺、管理能力等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专业优秀、有较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教师团队,还需要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2 、由于学校面积大、经济水平相对低下、有住校生,学生家庭教育失衡较多,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难度大,学生管理任务繁重,如何合理处理教育与管理的矛盾仍任重道远。

  3 、教育科研氛围不浓,将课题研究成果内化为学校改革与实践的具体行为还远远不够,校本教研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4、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创设相应的文化氛围,仍需不断探索和创新。

  5、学校历经合并,校园文化积淀不够深厚。

  二、总体目标:以学校精神及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考核体制为驱动,足球、诗性德育特色品牌为凝练,加大美丽校园和洁净校园建设力度,打造农村教育的现代化示范园区,办人民满意教育。

  (一)、指导思想

  立足多年来积淀的文化底蕴和优良校风,融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精神和要求,以先进教育教学思想为引领,以提高师德修养为契机,以均衡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抓手,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力争把夏邑一中建设成为文化氛围浓厚、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管理科学、办学环境优良、教学质量一流、办学特色鲜明、品牌优势明显的名牌学校。

  (二)、主要目标

  在五年时间内,把学校办成有持续稳定的教育质量、品牌明显的办学特色、有持续发展的内在动能,并被社会认同、同行尊重的学校。

  (三)、发展重点

  1、发挥学校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创设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2 、以“县管校聘”为契机,构建结构合理、师德优良,且教育、教学、管理三大能力均衡全面的教师队伍。

  3 、树立“以德为纲”的工作导向,坚持德、智、体等诸育均衡全面发展。

  4 、改革并创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5、持续加大美丽校园建设力度,优化校园环境,提升学校品位。

  (四)、主要任务

  1 、以学校精神为引领,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建设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

  (1)、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做人民满意教师”为要求,加强师德修养,培养教师更高层次的责任感、事业心,人尽其才,激发教师的成就欲。

  (2)、以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与时俱进地转变教师教育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全面提高教师的事业心和自我发展意识。

  (3)、继续实施“责任+信念”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活动,全力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管理学生的水平与能力。

  (4)、完善干部队伍管理制度,造就有战斗力的核心团队。内化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目标意识、自我约束意识,提高班子成员的凝聚力、执行力。做到“角色到位、创新有为、大气做人、踏实做事”。

  2 、深入践行学校发展理念,强化办学优势,打造办学特色。

  (1)、以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规范开设课程、丰富课程体系,创造性开设好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全面实施分层走班,全面推进与联盟学校的联盟交流合作广度和深度,全方位、多途径推进素质教育。

  (2)、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逐步落实《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夏邑县“十三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提高对规范化教学管理的认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方式、新方法,使课堂教学改革与提高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

  (3)、夯实校内外课程资源建设基础,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建设进程和水平,建立校本课程体系。着力建设拓展性课程,力争每年有两个及以上校本课程被评为县级精品课程,完成“诗性德育”为主要内容的省级课题的实践和实施。

  3 、优化管理机制,深化内部改革,推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成功转型定位。

  (1)、探索和尝试多元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有助于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有助于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体系和方案,从而生成推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的强大动力。

  (2)、进一步健全学校教育质量监控手段,完善学校教育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切实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监督与管理,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考核。同时把充分调动全体教师抓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观能动性作为首要工作来抓。

  (3)、深化“县管校聘”文章,构建结构合理、师德优良,且教育、教学、管理三大能力均衡全面的教师队伍。

  4 、完善校内教科研激励机制,促进群众性教科研的深入开展,创造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

  (1)、以彰显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体主导地位和作用,加强教师发展的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方式,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完善与健全课题研究、教学研究制度,多学科、多层面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培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经验总结与论文的撰写能力,通过开展各级的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我校课题研究的水平与能力。

  (3)、重视做好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完善教师 “六训一体化”培训内容, 锻造一支具有敬业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

  5 、深化德育管理,夯实德育常规,丰富德育内涵,彰显德育特色。

  (1)、坚持办学回归教育的本位,在推进素质教育中,构建以“诗性德育”为主线、“若耶之子”评选为主要载体的德育工作体系。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实施三级德育导师制的基础上,深化特殊问题学生“教育与监管二合一”导师制度,扎实开展“六个一”德育教育活动,力争实现问题学生教育转化“三年质变”的目标。

  (3)、完善德育机制,强化德育常规工作管理,优化德育内容,全面开创实效优质的立德成材之路,使学校德育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6 、加强体艺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均衡发展。

  (1)、高度重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活动。

  (2)、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充分利用既有的教育资源,挖掘学生体艺潜能,构建体艺教育新格局,形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学生个性特长的立体网络。

  (3)、拓展体艺培训空间,扩大体艺教育领地,立足课堂,丰富课外,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艺活动。

  7 、激活校园文化元素,开展系列性综合实践活动,打响 品牌。

  (1)、广泛、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挖掘各种节假日和民俗传统节日的德育和文化教育功能,继续开展修学游等系列综合实践活动,积极打响学校综合实践的品牌。

  (2)、秉承“培养学生兴趣,锻炼活动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实践合作精神”的宗旨,有效开展拓展性走班选课,激活学校社团活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3)、利用校训、校歌、校刊、优良的教风及学风,来凸现校园文化内涵,不断地丰富和积淀校园文化的内涵,并以此熏陶平中学子。

  8 、做强做优学校传统特色项目和新项目,积极扶持项目强特色、上水平。

  (1)、加强皮划赛艇运动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认真做好运动员的的选拔和输送工作,力争特色项目的持续性和发展性。

  (2)、加强“诗性德育”的研究和实践,努力使之成为我校教育的又一大品牌。

  9 、做实、做细、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校园平安。

  (1)、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定期检查、巡查制度。

  (2)、强化师生安全教育,加强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平安校园”的创建成果。

  (3)、认真开展安全检查及应急疏散演练,及时消除各种隐患。

  10 、持续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和洁净校园建设,优化校园环境,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1)、加强校园“六化”建设,即“净化、亮化、序化、绿化、美化、文化”,使学校洋溢着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

  (2)、加强附属设施的文化效应。进一步加强校门、连廊、路灯、校园道路等设施的实用、美观、和谐、统一的美化建设。

  (3)、加强校园绿色景观建设。继续完善校园绿化建设,形成疏密有方、错落有致、深浅有度、文化寓意深刻的绿色景观。

  (4)、深化学校人文景观建设。坚持人文景观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原值,完成校史陈列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办公室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三、保障机制

  1、发动全体教师都参与到规划的制定和研讨中来,思想上重视,行动中落实,使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和追求,领会和把握规划的内涵,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和文化氛围,为规划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理念保障。

  2 、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各项目标分解到各部门,部门负责人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制定子《规划》,各项工作专人负责,分工协作。分学期、学年检查《规划》实施情况,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以全面实现《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

  3 、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和人力财力的支持,调整经费的使用结构,合理支配、使用经费,设立专项资金,优先保障规划项目的使用,保持学校良好的发展势头。

  4 、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大力促进校务公开。

  5 、党支部发挥监督保证和政治核心作用,率先垂范,齐心协力,和衷共济。

  6 、完善教师的考核奖惩机制,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各项目标的达成。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