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夏邑县人民政府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3121500000032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12-15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5 浏览次数: 【字体:

夏邑县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关于学校劳动课程教学计划的公告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情况分析

本校是职高教育阶段,中职生的认知结构体系不断完善,思维能力更加成熟,由于理论思维趋于成熟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其学生的思维目的性。方向性更加准确。中职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强,兴趣更广泛、稳定,学习动机更强烈。理想观、世界观开始形成,行为的自觉性更高,这一切都使劳动课程得以强大的推动。根据中职生的学情可以在劳动课程教学中更倾向于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三、劳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学生劳动观念的形成,是要在一节节课程、一次次实践活动中慢慢积累起来的。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普及劳动知识,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明确劳动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是个人发展基础。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把对学生劳动态度、劳动品德、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有了“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才能塑造良好的“公共服务意识”,面对重大危机,才能有“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让学生时时刻刻接受劳动教育,积极参与劳动,积极参与技术革新,不断提升自己的劳动与技术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四、具体计划与安排

1.1开设劳动课程必修课

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课外活动平均每周不少于3个小时,并将劳动课程的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利用成长档案法、评价记录手册、云平台数据记录等手段,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并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确定为评选的一个依据,要想获得相应的奖项,就必须参与劳动实践。在学期考评体系中设立评优制度,评出“优秀团体”和“先进个人”。

1.2配备优秀教师

我校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劳动实践指导老师,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根据劳动课程需要,对每个专业的劳动教育配置一名教师。劳动课程不再仅限于以往的农田劳动,在远离乡村的县区,我们有更多的劳动教育资源,对于专业性的手工、农艺、专技等聘请专任教师进行课程指导,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全员、专项培训,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分类完善评价标准,通过设置荣誉教师、实务导师等岗位,多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培养学校劳动教育师。同时,建立劳动教育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兼职教师承担劳动教育工作要计算工作量。

1.3解决劳动实践场地瓶颈

    1:结合职业学校基地嵌入劳动教育,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职业学校综合实践基地,在我校有汽修、电控、制冷设备维护等实训基地及陶艺、影视制作、食品生物等特色课程,利用这些已有的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功能,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

    2:为了解决劳动实践校内场地瓶颈,初步建立专业的实践教室供学生参与校内劳动课程。

    3:依托“城乡接合”两种模式,组织城区学生进农村,让农户变成孩子们的“劳动课老师”或者去敬者院义务劳动,帮助一些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清扫庭院,不仅给老人们带来温暖,还能让学生们得到锻炼,体会他们的人生历程,促使晚辈的孩子们越发的尊敬老人,爱戴他们、关心他们的良好品行:依托“企事业单位”“文创与科技”“众创空间”,组织农村学生深入企业、工厂、文创点等,感知体验新科技下的劳动,开创“新劳动教育”实践体验活动新途径。

1.4 家校合作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在劳动教育中要实现三位一体的模式,即家、校、社会。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做支撑。学校要对家长进行劳动教育的培训与动员,鼓励家长要让学生在家做一些洗衣、做饭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带领他们在特定的节日参与公益性的服务,如植树节去植树,五一劳动节做劳动等,家长是学生的榜样、第一位老师,通过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向各级政府部门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参与普通劳动。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