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乡镇动态>详细内容

为了72位无名烈士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30 16:05:00 浏览次数: 【字体:

    3月27日,在夏邑县党史办领导的陪同下,记者慕名前往位于两省(安徽、河南)四县、市(永城、夏邑、虞城、亳州)接合部的夏邑县马头镇白庙村72位无名革命烈士陵园采访。在陵园门前,我们见到前来迎接的白庙村村委会主任马步青。县党史办主任岳华说:“提起白庙村革命烈士陵园,就不得不说马步青,陵园的建设和管理凝聚了他几十年的心血。”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教师就经常告诉我们,不要到学校后面的孤坟上玩耍,那里埋葬着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光荣牺牲的无名英雄。”如今已年近花甲的马步青对记者说,虽然大家对战斗的来龙去脉说不清楚,但因为是抗日英雄,在同学们那幼小的心灵深处都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马步青是土生土长的白庙村人,当过兵,1983年入党,1984年退伍,先后任白庙村村委会副主任、民调主任、村委会主任。在民事调解方面有他独特的一面,他多次被省、市、县、乡评为优秀调解员。他还是县人大代表,村里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都是他操心,可以说是村里的“大忙人”。

    1996年清明节前夕,马步青突然接到镇党委、镇政府通知,让他帮助一位名叫许颖环的老人找在1940年5月白庙村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之墓。原来,许颖环就是当年带领队伍抗击日本侵略者,保护大部队撤退的新四军六支队二总队加强连的连长兼指导员许兴和的女儿。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伍军人,马步青当即表示一定帮老人了却心愿,让牺牲的英烈得到尊重,让活着的人得以慰藉,让子孙后代记住长眠于本村的英雄。

    为了查明当时的情况,马步青走访了本村及周边村庄所有亲历过战争的老人,并做了详细的走访笔录。可走访的人越多,反映的情况越有出入。为还原真象,马步青在村委会召开座谈会,把那些不能行走的老人用架子车接到现场,让他们共同回忆当年的情形。最后大家通过回忆,确定当年牺牲的战士共72人,是白庙村第一任村长、共产党员姬思玉组织人员顺势分别埋葬在了牺牲地,其中村小学后空地最为集中,具体牺牲战士是谁,没人知晓。只是听说是新四军的一个加强连,当时为掩护大部队向砀山、丰县、沛县苏鲁豫皖抗日根据地转移,受日军两面夹击,未能突围,72名将士全部壮烈牺牲于此。

    马步青把调查走访情况如实地向马头镇党委、镇政府和夏邑县民政局进行了汇报,并提出在村小学后面烈士墓比较集中的地方建一个烈士陵园,以传承革命先烈遗志,发扬革命光荣传统,让世代铭记,没有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鲜血,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在镇党委、镇政府和县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马步青邀请商丘市规划院的专业人员根据地形合理设计陵园的每一部分,小到每棵树、每株花栽什么品种、栽什么位置、长大后会不会影响后人瞻仰,他都认真考虑。为了革命烈士陵园大门两侧的壁画,他多次跑亳州、永城、徐州等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请人把绘好的图寄给广东陶瓷厂,让陶瓷厂专版烧制,形成独一无二的风景。

    在马步青带领下,白庙村建起了革命烈士陵园,并采取最传统的方式,点燃香烛、燃放鞭炮,把埋葬于其他地方的烈士遗骨重新葬于烈士陵园内,并请人立了“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如实地记载了战斗发生的年代、参与的部队、战斗的结果及意义。革命烈士陵园的建成,让周围群众有了凭吊先烈的基地,也成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