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来源:农业和畜牧局 发布时间:2018-04-16 22:23:00 浏览次数: 【字体:

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障碍因素,受气候条件、病虫基数、品种抗性等因素综合影响,小麦中后期往往是多种病虫混合发生,重叠危害,严重威胁着小麦生产安全,为切实做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控工作,保护小麦生产安全,特提出如下防治技术。

一、明确主防对象,掌握防控策略

根据我县小麦常年病虫发生种类、危害程度,结合小麦生产实际,确认我县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主防对象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白粉病、吸浆虫、穗蚜等“五病二虫”。在防控策略上,要坚持因病、因虫制宜的原则,采取化学防治与绿色防控相结合。在防控药剂选择上,重点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对条锈病要全面落实“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监测防控策略,随时扑灭零星病叶和发病中心,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对赤霉病要在小麦齐穗至扬花期遇到阴雨潮湿天气或者出现结露、多雾天气,应于小麦扬花初期见花打药,做到提前主动用药,全面施药预防。

二、抓住关键环节,落实防控技术

对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控要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四月下旬,主防赤霉病,兼治白粉病、锈病、穗蚜、吸浆虫,二是五月上旬,小麦生育后期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高峰期,推行综合用药,将杀菌剂、杀虫剂和叶面肥等科学配方、混合喷施,实行“一喷三防”,综合控制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枯病、蚜虫等多种病虫危害。

防治穗蚜、吸浆虫可选用25%噻虫嗪20-25克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50毫升加10%吡虫啉20克/亩。防治锈病、白粉病可选用10%己唑醇25克或25%戊唑醇20-30克/亩,防治赤霉病可选用10%己唑醇25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克/亩。以上药剂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症选用,可结合病虫防治同时加入氨基酸水溶液50克或磷酸二氢钾100克/亩,兑水30-40公斤混配成药液均匀喷雾,达到防病虫、防倒伏、抗干热风和增产的作用。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遇病害流行,需隔5-7天再第二次防治,确保防治效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