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媒体看夏邑>详细内容

(商丘日报)夏邑:支柱产业+新兴业态助力农民就业

来源:商丘日报 发布时间:2020-10-14 16:28:00 浏览次数: 【字体:

123

  “俺以前在上海打工,疫情期间工厂停工停产,听到村里‘大喇叭’宣传镇里扶贫车间招工,就立即报了名。干了一段时间,觉得不仅离家近,而且一个月能拿到3000元工资,就决定在这儿干了。”10月12日,在夏邑县马头镇硕泰食品扶贫车间上岗的贫困人员李秀英高兴地说。像她这样留在家乡务工的人员,仅硕泰食品扶贫车间就有近30人。

  马头镇每年有一万多人外出务工,尽快把外出打工的村民送出去,是稳定脱贫的关键。镇里组织党员干部,一家一户走访了解今年村民外出务工的打算,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企业对接。对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直通车,保证返岗员工“下车门”就能“进厂门”,现有8000多名村民顺利外出就业。

  近几年来,夏邑把支柱产业+新兴业态作为稳就业保就业的主要途径,通过产业集聚区企业吸纳就业一批,电商产业吸纳就业一批,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一批,落实政策兜底安置就业一批,实现农民工返乡后有岗位、有就业、有活干。

  夏邑产业集聚区河南健锋帽业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开始了艰难转型。由于外贸订单大幅缩减,帽子在出口转内销的同时,公司董事长陈前军也在思索如何让员工稳就业保收入。“帽子和口罩的生产工艺相仿,转型快,而且口罩在国内外都是紧俏品。”陈前军仔细调研了美国市场的口罩行情,选择了更加畅销的款式,现在他们的口罩供不应求。

  22岁的王永放是王集乡草场村人,疫情前在深圳一家电子商城从事产品销售,6月底返乡后,他经朋友介绍到健锋帽业公司,成为口罩车间一名工人。他说,原本村里还有3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在外务工,现在回来了两个。“每天上午7点半上班,下午6点下班,离家也挺近,计件工资月入近3000元,生活水平没比从前差多少。”

  据夏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全县“二次返乡”3392人,其中1423人重新外出就业、1042人就近就业、927人居家就业。

  在夏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创办农民合作社,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培育电商物流等新兴业态,为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了新渠道。现代农业,正成为农民稳岗增收的“充电宝”。

  北岭镇刘集村蔬果种植基地内,村民卢峰正在大棚里采摘黄瓜,准备运往武汉。卢峰是一个郑州“老基建”,外出务工十余年,因为疫情他转行成为“新农人”,承包5亩地,建起了蔬菜大棚。“一个大棚能产10万斤黄瓜,预计年收入12万元左右,我和我媳妇干,还雇了一名工人帮着打理。”卢峰坦言,转行从事农业,是因为对政府的帮扶有信心,两个月前政府协调金融机构为他提供了10万元小额贷款,还邀请寿光的农业专家现场指导,目前大棚蔬菜长势良好。

  今年,夏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截至7月底,已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85笔5925万元,支持485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1697人就业。

  35岁的李慢就是这批小额担保贷款的受益者之一。在位于何营乡的电商产业园,李慢正忙着在淘宝直播间介绍她家制作出售的无框画。“之前在嘉兴做羊毛衫生意,疫情出不去就干脆在家搞电商。现在开店两个多月,雇了十几个工人,销售额正在逐步增加。”李慢目前已有近7万个粉丝,每天30多单的业务量。

  返乡农民工的快速转型离不开专业技能培训。夏邑为返乡农民工量身定做培训“菜单”,依托县职教中心等培训机构,开展不同业态、不同群体的就业创业培训,并提供培训补贴。培训课程集中于电商、家政、妇幼保健等就业前景不错的行业,并为合格参训人员颁发资质证书。

  “下一步,我们将完善‘夜市经济’模式,联合城管等部门合理规范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鼓励县内剩余劳动力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创业。县人社局严格落实‘减免缓补’政策,为企业减负促企业稳岗。认真按照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六保’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政策落实服务落地专项行动,深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普惠性、均等化,全面完成2020年培训任务。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加大对复工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的创业担保贷款力度,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稳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互联网+就业’建设,着力打造线上经办为主、线下经办为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创新运行机制,扩大服务供给,推进服务范围、对象、功能的全覆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彭勇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robots